[Chino] 07. Francisco Varo (1627-1687): un gran experto de la lengua china

[Audio en chino]

Escucha en nuestro podcast el artículo “Francisco Varo (1627-1687): un gran experto de la lengua china” locutado en chino mandarín.

Francisco Varo (1627-1687), eminente misionero español del siglo XVII, vivió 38 años en China. Bajo el nombre de Wan Jiguo dedicó gran parte de su evangélica vida a estudiar e investigar el idioma de ese país y compuso la obra 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 primera gramática impresa del idioma estándar chino en una lengua occidental que hoy conocemos. Reportaje de Liao Yanping. 

Transcripción del audio en chino:

汉语专家瓦罗

弗朗西斯科·瓦罗(Francisco Varo, 公元1627—1687年), 中文名为万济国,是17世纪西班牙传教士。他在华传教38年, 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汉语学习和研究之中,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汉语语法的著作,即《华语官话语法》。

罗出生于西班牙塞维利亚,为天主教多明我会修士。与当时的很多修士一样,瓦罗立志到中国传播福音。他于1646 年从西班牙出发,乘船渡过大西洋,抵达墨西哥,再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于1648 年到达菲律宾首府马尼拉。瓦罗深深懂得学习汉语对传教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一到马尼拉就向旅居在那里的华人学习汉语。当时的这些华人,大部分来自于中国福建、广东一带,讲闽南话。瓦罗凭借自己的语言天赋,通过在马尼拉仅一年的学习,便初步掌握了汉语知识,而且还了解到很多汉语方言的特性。

1649 年,瓦罗来到中国福建省传教。他继续刻苦学习汉语,进步很快,在会话、阅读、书写等各方面都达到很高水平, 被周围的传教士们推崇为汉语专家。他所在的多明我会教堂也因此成为汉语培训中心。新到的传教士们纷纷前来向他求教,瓦罗不负众望,一边学习一边授课, 并汇集自己的学习心得。他先后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编写了《汉语官话辞典》(1670)和《通俗汉语官话辞典》(1692), 帮助传教士们掌握初级汉语词汇。

随着学习和教学的不断深入,瓦罗萌发了编写一本汉语语法书籍的想法。但他这一想法却遭到当时很多传教士的反对。他们认为,汉语是一个“杂乱无章” 的语言,无“法”可循。也有人认为,汉语也许有些规律,但很难归纳成文。为此,瓦罗力排众议,坚持认为,汉语不但有语法,而且能够编写成书。自此以后,他努力探寻汉语语法规律,深入研究汉语的声调、字法、词法、句法,并详细收集汉语中约定俗成的词句用法, 加上注解。就这样,瓦罗通过20 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687 年完成了《华语官话语法》的编写,打破了汉语无语法的谬论。但此后不久,瓦罗便辞别人世。他的手稿后来由另外一名西班牙传教士彼得·德·皮尼韦拉(Pedro de la Piñuela,公元1650—1704 年)出版发行。

皮尼韦拉中文名为石铎琭,出生于墨西哥,是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26 岁时来东方传教。他一到中国,便慕名投奔到多明我会设立在福建的教堂,师从瓦罗,学习汉语。当时瓦罗正在编写《华语官话语法》,师徒二人便以此书为教学课本,在学与教的互动中互相学习,共同完善手稿的撰写。正是这种边学边总结的学习方式,使皮尼韦拉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几年以后,他便可以用汉语撰写传教书籍,成为当时方济各会中唯一的一名可以用中文从事传教活动的传教士。正因为此,皮尼韦拉对老师深怀感激,并亲身体会到掌握汉语语法的重要性。所以,瓦罗去世后,他便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为老师遗作增订刊行的重任。最后于1703 年在广州杨仁里教堂印刷室将书印刷成册。值得一提的是,在瓦罗之前,多明我会的其他传教士已经著有汉语语法书籍,但因为未刊印,手稿丢失, 未能流传后世。所以,皮尼韦拉对瓦罗手稿所做的印刷出版工作意义重大,没有他的努力,瓦罗的著作就不会流传至今。

《华语官话语法》

《华语官话语法》里的“官话”是指中国明代(公元1368—1644 年)官员所使用的官方语言。瓦罗早期学过闽南话, 因而对汉语中的方言和官话的内在联系有着深刻认识。他认为传教士应该分两个步骤来学习汉语。第一步是学习官话, 这样才能与朝廷官员沟通。第二步是学习所在传教区的方言,以便能深入到广大民间传播福音。更难能可贵的是,瓦罗还在《华语官话语法》一书中编写三章,专门讲解汉语中各种礼貌词句的使用。瓦罗将礼貌用语分成“敬称”、“尊称”、“谦称”等类别,并层层讲解,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汉语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

《华语官话语法》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拉丁语语法来对比讲解汉语语法。在瓦罗那个时代,所有传教士都学过拉丁语,

拉丁语是他们必修的一门“外语”,而不是母语。母语一般是自然习得,而外语是需要“学”成,需要一个专门学习的过程。瓦罗认为,对传教士来说,汉语跟拉丁语一样也是外语,学汉语与学拉丁语有相通之处。正是以这一“相通之处”为着眼点,瓦罗决定采用剖析拉丁语语法结构的方法来介绍汉语语法知识,其目的是让学习者把学习拉丁语的经验用在学习汉语上。这种开发利用学生已有外语学习经验的策略是瓦罗300 多年前在汉语教学上的一个伟大发明,具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实际上,时至今日,这一教学策略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向人们提示,在当代汉语海外教学中,不但要考虑到外国学生母语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外语学习的经验。

由此可见,瓦罗在《华语官话语法》中用拉丁语语法解释汉语语法,并不是将拉丁语生搬硬套在汉语上,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拉丁语的经验,去了解汉语与拉丁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在把握共同点的基础上,吸纳不同点。比如, 在讨论句子时态构成时,瓦罗指出,拉丁语是使用动词变位,而汉语是使用助词或副词。也就是说,拉丁语和汉语都有时态,但表达方式不同。瓦罗这种一目了然的对比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马上抓住重点。当然,瓦罗的对比说明是否全面准确,还有待汉语专家们进一步鉴定,但他这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开发学习者自身知识的教学理念,却很值得后人借鉴。

《华语官话语法》向西方传播了中华语言文化,使早期的西方学者对汉语这一如此陌生又如此博大精深的东方语言, 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激发了一代又一代汉学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不懈探索。在中国,《华语官话语法》也已被翻译成中文,并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人们从汉学史、汉语音韵学、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教材编写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深入挖掘瓦罗著作的时代意义, 使这部诞生于300 多年前的汉语语法书焕发出新的生机。

Leer el artículo original en español:


ic_ESP_47

pdfPublicado originalmente en: Revista Instituto Confucio.
Número 47. Volumen II. Marzo de 2018.
Ver / descargar el número completo en PDF 

Otros artículos de interés

By 

Uso de cookies

Este sitio web utiliza cookies para que usted tenga la mejor experiencia de usuario. Si continúa navegando está dando su consentimiento para la aceptación de las mencionadas cookies y la aceptación de nuestra política de cookies, pinche el enlace para mayor información.plugin cookies

ACEPTAR
Aviso de cookies